2005年7月19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循着“鼠迹”夜巡
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陈正明

  时间:7月17日晚上8∶30-18日凌晨1∶00 
  地点:义乌市民广场、江滨绿廊
  “习惯了,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”炎热的夏天,对于义乌市公安局巡防警察大队的队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——即使地面温度高达50多度,他们也要像平常一样在马路上巡逻。这是一支组建才3个多月的年轻队伍,由43名民警和603名保安组成。义乌城区被分成40个“格子”,他们的任务是对城市进行“网格化”巡逻,以有效遏制义乌城区各类街面案件发案的上升势头。
    7月17日晚上8点到昨日凌晨1点,记者跟随巡访队员进行了一次夜间巡逻。晚上8点以后正是“老鼠”频繁活动的时候,而巡访队员要做的就是“猫鼠同步”。
    夜幕降临,义乌的市民广场人山人海。这边,晚会刚刚开始;那边,露天电影《少林寺》吸引着成百上千的观众。人多的地方,也是案件多发的地方,这一点民警高勇军心里很清楚。他不敢有丝毫懈怠,带着3名保安,一直在广场附近巡逻。热闹的广场,休闲的市民,逡巡期间的巡逻队,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商城夜景图。
    一辆摩托车横停在路边,车上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打着电话,高勇军对他进行了询问。每天,这样的询问和盘查要进行数十次之多,直说得队员口干舌燥。“违法人员不是一眼就能瞧出来的,而是靠这样问出来的。”巡逻不光是体力活,更要靠智慧和经验。就在前天,高勇军和保安发现停在广场门口的一辆摩托车是被盗车辆,于是守株待兔抓住了一名吸毒人员;昨天晚上他们成功擒获了5名小偷,还帮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找回了钱包。巡逻队员成了违法犯罪的克星,3个月下来,市民广场的扒窃和抢夺案件大幅度下降。
    “起来了,这么晚了还是回家睡安全。”晚上10点以后,民警赵小栋就带着保安,一边巡逻一边吵醒贪图凉快在草坪上睡觉的恋人或单身汉(见右上图)。他的善意却总是惹来埋怨。“我睡得好好的,你这警察管那么多干嘛!”一个光着膀子的东北小伙子被叫醒后脾气很大地说。
    赵小栋也觉得自己有些“煞风景”,可是不这样做不行。江滨绿廊是义乌市另一开放的公园,成片的松树和草坪沿义乌江而建,成为许多外地打工者晚上乘凉的最佳去处,也是不法者经常光顾的地方,去年绿廊内就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。“他们就躲在黑暗的角落,等着乘凉的人睡着后实施扒窃或抢劫。”赵小栋说。晚上10点以后,赵小栋就开始了他独特的“叫醒”服务,2个长袍打扮的外国人看到不厌其烦的赵小栋,用蹩脚的英语称赞说:“好警察!”
  凌晨1点,夜已经很深。保安马五水装了整整一大可乐瓶“六月雪”茶,等待着与中班的巡逻队员交班。他是江西人,“六月雪”是队员们自己上山采的,开水冲泡后就成为他们最好的防暑饮料。“这些喝完了,就只能去路边的店里讨水喝了。”巡防大队负责人楼键敏心疼地说。夏天是巡防队员最难熬的季节,队员白天要喝掉6大瓶2.5公升的水,却不用上一次厕所。
    远处,摩托车的声音传来,马五水和队友整了整装准备出发了。等待他的将是一夜的巡逻,直到早上8点。
    据悉,义乌巡防警察大队的巡逻区域覆盖了城区所有社区。截至今年6月20日,他们已经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78人,其中网上逃犯3人。